close

取經日本 邁步世界博覽會

文■陳映麗(國際商情雙周刊207期 2006/12/20)

  

2005年3月25日至9月25日轟動一時的日本愛知萬國博覽會,為日本帶進2,205萬參觀人潮,在國際媒體上曝光長達半年,吸引到日本投資的企業不計其數,成功塑造國家形象,並完成提升經濟效益、激發文化創意、推動社會建設、凝聚社會力量、展現先端科技、體驗自然的睿智等任務,樹立21世紀國際博覽會良好的典範,並引起世人關注與廣泛討論。

反觀台灣,繼2008年台博會觸礁後,是否積極辦理2011年台灣世界博覽會的議題,最近又引發各界討論。

今(2006)年10月在台北舉辦的「由日本博覽會經驗看台灣博覽會未來發展」研討會,邀請日本國家級博覽會大師,包括泉真也、福井昌平、福川伸次等人來台,傳授日本舉辦博覽會的寶貴經驗。

 

大和民族 熱愛萬國博覽會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舉辦世界博覽會的國家,19世紀後半至今,舉辦過的國際、國內、地方博覽會近千場次,其對於舉辦博覽會的熱情,可見一斑。1970至2005年這35年間,在國際展覽局(BIE)正式承認的世界博覽會共有14次,其中於日本舉行的世博會就高達五次之多,日本環境文化研究所所長百崎誠自豪地說:「在世博會150年的歷史中,19世紀是歐洲人的時代,20世紀前半段是由美國帶領風騷,但後半段則是日本人的天下!」。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被視為「改造日本」的一件歷史大事,參觀者高達6,421萬8,970人次,創史上最高入場紀錄,在世博會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此項博覽會,因而得到日本工商界認同和全力投入。

由於大阪萬國博覽會初試啼聲即一炮而紅,且繁榮地方,振興經濟,因而帶領後續博覽會之風起雲湧。而經BIE承認的五次博覽會,亦隨著日本經濟發展歷程,達成博覽會所被賦予的任務與使命,這些成果包括:引進海外優良技術與商品、刺激日本技術開發意願、提升日本國際地位、激勵國民對國際社會的關心、反映時代的變化(技術力、商品開發力之誇示、對先端技術的挑戰、與自然共生等)。

茲將該5次世博會分列如下:

l         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以「人類的進步與調和」為主題,是亞洲首次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l         1975年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以「海~嚮往之未來」為主題。

l         1985年筑波國際技術博覽會,以「人類、居住、環境與科學技術」為主題。

l         1990年大阪國際花與綠之博覽會,以「自然與人類之共生」為主題。

l         2005年愛.地球博,以「自然的睿智」為主題。

 

 

愛.地球博 經濟效益驚人

「2005年愛.地球博」是21世紀第一個世博會,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此一博覽會於1987年開始構思,1997年BIE總會確定於愛知縣舉辦,2005年正式開張,籌辦歷程共計17年。

UFJ綜合研究所與日本博覽會協會共同研究指出,愛知博覽會本體事業資金約4,000億日圓,2,205萬人次(是愛知縣人口的3.15倍)參觀者所產生的消費金額為5,000億日圓(含交通及食宿費用),交通及通訊等社會基礎建設則花費2兆6,000億日圓,合計整體事業經費總計為3兆5,000億日圓,但卻為日本經濟創造出7兆7,000億日圓,這包括:新技術及新商品的交流、先端科技合作、公共建設投資所延伸的效益、觀光旅遊收益、會展服務收益、媒體廣告收益等,並且還創造了45萬人的就業機會,而其他無形的效益還有:品牌、形象等,總體的經濟效益威力驚人。

 

舉辦世博會 經濟再創高峰

一般而言,國民平均所得達到8,000美元以上的國家,才具備主辦世界博覽會的資格,而台灣的人均所得已遠超過規定條件,卻未曾主辦過世界博覽會。

愛知博覽會總策劃泉真也先生認為台灣辦博覽會不要仰賴政府,民國100年是台灣舉辦博覽會的好時機,而在那之前,可以先辦小型的博覽會,非BIE的博覽會也可以辦。先考慮各種可能性,廣納建言,思考主題時,一定要納入台灣的獨特性及文化特質,再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可由財經界的領袖發起。

愛知博覽會Global House館長福川伸次則認為成就一個博覽會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和持久的人才培訓,也需要眾人參與,政府的領導力加上民間的活力,官民合作,朝野共同努力,由小規模開始,再如螺旋般的向上發展。

另一位愛知博覽會總策劃福井昌平亦為台灣舉辦博覽會提出建議,他強調台灣的博覽會一定要以台灣的特色為基礎向上發展,故事性與文化性很重要,不能只考慮到經濟性,將不會成功,舉辦博覽會從踏出第一步開始,就要展現博覽會的精神,開創一個永續的、區域發展的典故,敘述一個很長遠的故事。

 

博覽會形成三要件

與會的國內貴賓亦就「國家如何透過大型會展活動,產生經濟、文化效益及宣示國力」提出看法,經建會葉副主委明峯由總體面觀之,認為博覽會除可帶來大量商機外,亦是一高度專業的產業,台灣可善用 ICT、奈米等強項,官民合作,共創世界級世博會,經建會將繼續推動此項計畫,期能繁榮地方,帶動永續影響。國貿局黃局長志鵬指出,台灣每年舉辦的 20 餘項台北國際專業展【包含了國際知名的 "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Taipei)、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AMPA Taipei)、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International Cycle Show)】,每年為台灣帶進無數商機、錢潮、及觀光人潮,我們已受惠良多,未來更應傾全力舉辦大型展會。台經院周所長嫦娥由經濟研究的角度觀之,她認為博覽會之形成有3個要素:

l        規劃期很長--「愛.地球博」規劃期長達10年,相形之下,台博會規劃期太短。

l        籌辦期很長—基礎建設非常重要,「愛.地球博」社會基礎建設目標是『能夠在半年期間讓超過2,000萬人感到安全、安心、舒適的都市、文化方面之社會基礎建設』。

l        選定展覽主題很重要—博覽會主題除了是我們的強項外,需具有前瞻性、人文關懷,能打動人心,可集合全國各界的力量,集思廣益,以謙卑的態度,攜手合作,共創最適合台灣的主題。

 

體驗行銷 寓教於樂

淡江大學黃教授振家以學者的立場談博覽會的行銷,他認為台灣目前最欠缺的就是一個大型博覽會,因而也失去了利用大型博覽會行銷自己國力的機會。此外,台灣要辦博覽會缺乏2項重要專業能力—說故事和玩遊戲的能力。說故事的專業指的是打造品牌故事,由於博覽會所具有的市場、競賽與活動等三大屬性,再結合博覽會相關議題宣傳與造勢活動,博覽會儼然成為企業行銷品牌的新舞台;玩遊戲的專業指的是體驗型行銷,思考如何將品牌相關資訊以娛樂形式進行演出,以及藉由觀眾在現場的實境體驗創造感動,亦即在博覽會中寓教於樂。(註:過去的博覽會多以展現型、誇耀型表現;「愛.地球博」則採用體驗型、參與型系統)。

大體而言,與會的中、日貴賓對於台灣辦理大型博覽會都持肯定看法,全真也特別借用Walt Disney(迪士尼創辦人)的一句話來勉勵大家:「If we can dream it, we can do it.(如果我們敢夢,我們就做得到。)」。

 

更詳盡內容,請登入國際商情雙周刊資訊網,或參閱國際商情雙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 映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