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    間:97年1月30日

活動紀錄:陳映麗

討論大綱:孩子王/鍾阿城

 一、由「孩子王」這部小說中可看出文化大革命時期,大陸的教育問題很嚴重:整體教育水準低落,文字盲和文化盲眾多;師資極度缺乏,資源極其匱乏且分配不均;物質貧乏,教學環境極差,就地取材,不顧衛生;政治高於一切,政治教條領導教育,毫無教育目標可言。在這種情況下,受害最深的就是孩子,然而,阿城寫「孩子王」,不改其一貫重視人性、回歸傳統文化價值的風格,在如此艱困嚴苛的困境當中,仍然可以找出重視人性尊嚴、尊重人的價值、堅持理想的不平凡小人物,例如老桿兒秉著良知做該做的事,而非順應上級指示;王七桶一介草莽卻深知知識的重要,影響兒子的學習態度至深;王福不屈不撓的求知精神,讓讀者領略到阿城的熱情,在絕望中仍可看到一絲希望,在人性尊嚴飽受摧殘的時代當中,仍可看到一縷曙光。

 二、在團體討論時間,同學和老師提出多項議題及論點,分述如下:

l          「孩子王」中提到抄寫課文的教學方式,對小孩好不好?

l          「學習」成效取決於兩方面: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兩方面都重要。

l          城鄉差距造成教育落差

l          「再省也不能省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小孩」。老桿兒具胸襟、氣度,擔著被革職的風險,堅持作對的事。

l          大陸的教育 v.s. 台灣的教育。

l          北歐的教育,落實生活,值得效法。

l          現今家長過度干預學校教學,是老師的無奈。

l          現今社會價值觀混淆,是非觀念模糊,是教育的一大隱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 映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